三國吳永安三年(260)吳主孫休罷都尉,置建安郡,立昭武鎮,后升為昭武縣。西晉元康元年 (291),惠帝司馬衷為避其祖司馬昭諱,改名邵武縣。其時建安郡屬江州管轄。
東晉太寧元年(323) 又改邵武縣為邵陽縣(一作武陽)。
南朝劉宋永初元年(420),又改邵武縣,仍屬建安郡。
隋開皇九年(589),全國郡、縣俱廢,邵武改屬泉州(即今福州)。開皇十二年(592),恢復邵武縣,并將綏城縣(今泰寧縣)并入邵武。其時,建安郡屬 撫州。 大業 元年(605), 撫州改為臨川郡,邵武屬臨川。
唐武德四年(621),綏城從邵武分出,復立為縣,邵武屬建州。
觀元年(627)。建州歸江西道管轄。
宋太平興國四年 (979),邵武設軍,縣為軍治,軍屬福 建路轄。
元至元十三年(1276),改邵武軍為邵武路,縣為路治,路屬福建道管轄。
明洪武元年(1368),改邵武路為邵武府,縣為府治,府屬福建布政使司管轄。
清隸屬關系不變。
民國2年(1913),廢府存縣,屬福建省建安道。民國 16 年廢道后直屬福建省。民國23年,邵武屬第九行政督察區。民國24年,屬第三行政督察區。
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,福建省劃分為8個專區2個市。邵武縣屬第二專區(專員公署駐南平),邵武縣屬南平專區。1949年5月,邵武和平解放,6月成立縣人民政府,1968年成立邵武縣革命委員會,1980年,恢復成立縣人民政府,1983年10月,邵武縣撤縣設省轄縣級邵武市,改稱邵武市人民政府,現屬南平市管轄。建縣至今1757年。